当前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
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将推动形成新的工业产业制造和服务体系。

图一 工业互联网

图二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图三 工业互联网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以工业互联网为中枢的智能化如图四所示。

图四 以工业互联网为中枢的智能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工业互联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等行业的制造类、服务类企业,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结进取等职业素养;掌握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网络等知识;熟悉多种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运行以及安装调试等技能;能够从事在网络互联、标识解析、平台建设、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安全防护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网络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工业网络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施工管理、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系统的调试与维护等工作的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服务区域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常见电工电子、电气工程图识读与绘制的能力;
2.具有工业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网络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与维护的能力;
3.具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安装调试、数据采集应用、系统运行监测的能力;
4.具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分析与系统运维的能力;
5.具有常用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的能力;
6.具有工业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安装、策略配置、安全漏洞检测及入侵检测的能力;
7.具有工业互联网多场景集成应用的方案设计、安装调试、项目管理与运行维护的能力;
8.具有将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制图及CAD、计算机网络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可编程控制技术、工业互联网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工业边缘计算应用技术、工业管理软件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业数据采集、工业边缘计算、工业管理软件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等实训。在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各类制造业企业、综合虚拟仿真实习基地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工业互联网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工业智能、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以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知识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面向实际工作过程、适应实际职业需求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确立以适应实际应用能力需求为主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动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我们采用了校内的模拟工程环境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相结合的实施方法。除了积极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实习基地建设以外,还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了分层次模拟工程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的实施方案,保证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